館陶縣人民政府(政務服務網(wǎng))
館陶縣,河北省下轄縣,地處河北省東南部,以衛(wèi)運河為界與山東省冠縣、臨清市毗鄰。全縣轄4鎮(zhèn)4鄉(xiāng)277個行政村,總面積45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48萬畝,總人口36萬人。 ...
機構信息
地區(qū): 館陶縣
分類: 政府機構 > 人民政府
網(wǎng)址: 進入網(wǎng)上辦事大廳
工作時間: 工作日8:30—12:00 14:30—17:30
電話: 0310-2821343
地址: 河北省館陶縣金鳳街107號;
詳細介紹

    館陶縣,河北省下轄縣,地處河北省東南部,以衛(wèi)運河為界與山東省冠縣、臨清市毗鄰。全縣轄4鎮(zhèn)4鄉(xiāng)277個行政村,總面積45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48萬畝,總人口36萬人。
    館陶是千年古縣,趙王“在城(今冠縣東古城)西北七里陶丘側置館,故名館陶”,自西漢初置縣,已有2200多年歷史。
    館陶縣是遠近聞名的中國蛋雞之鄉(xiāng)、中國黃瓜之鄉(xiāng)、中國黑陶藝術之鄉(xiāng)、中國輕工軸承之鄉(xiāng)、中國糧畫之鄉(xiāng)、中國漆畫藝術之鄉(xiāng),先后榮獲中國最佳生態(tài)宜居縣、中國金融生態(tài)文明縣、新中國60年發(fā)展中國最具投資環(huán)境縣級城市、浙商(中國)最具投資潛力城市、中國特色農(nóng)業(yè)(蛋雞)十佳縣、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全國糧食生產(chǎn)先進縣、中國富鉻黑小麥種源基地、全國優(yōu)質黃瓜生產(chǎn)基地示范縣、河北省城鄉(xiāng)一體化發(fā)展試點縣、全國休閑農(nóng)業(yè)與鄉(xiāng)村旅游示范縣、全國電子商務進農(nóng)村綜合示范縣、全國電子商務創(chuàng)新發(fā)展百強區(qū)縣等榮譽稱號。
    歷史沿革
    館陶縣古為冀州地。春秋時為冠氏邑(即今山東省冠縣東古城),后屬趙國,秦屬東郡。西漢初年,置館陶縣,屬魏郡。 三國魏黃初二年(公元221年)置陽平郡,館陶縣屬陽平郡,館陶城同時為陽平郡、館陶縣治所。 北魏、北齊、北周仍屬陽平郡。 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分陽平郡置毛州,館陶縣遂屬之,館陶城同時為州、郡、縣三級治所。 隋開皇三年(583年)廢陽平郡入毛州。 隋大業(yè)二年(公元606 年)廢毛州,次年魏州改屬武陽郡,仍轄館陶縣。 唐初屬魏州。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割魏州之館陶、冠氏、堂邑,貝州之臨清、清水復置毛州,領館陶、冠氏、堂邑,臨清、清水、沙丘六縣;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又廢毛州,館陶歸故屬;天寶元年(公元742年)魏州改為魏郡,仍轄館陶縣,至德二年(公元757年)魏郡復為魏州,館陶縣仍屬之。 熙寧五年(公元1072年)降永濟縣為鎮(zhèn)并入館陶縣屬大名府。 金代因之。館陶縣治所遷至今北館陶鎮(zhèn)。 元代屬中書省東平路。至元二年(公元1266年)遙屬濮州。 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七月館陶縣改屬山東布政使司東昌府;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廢縣,不久即復置,仍屬東昌府;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更隸臨清州。 清屬東昌府。 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廢府治,館陶縣改屬濟西道。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濟西道更名東臨道,又屬東臨道。民國十七年(公元1928年),屬山東省聊城專區(qū)。民國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七七事變后,成立館陶縣抗日政府,屬冀南區(qū)。
    建國后,1949年,屬邯鄲專區(qū);1952年,劃歸山東省德州專區(qū);1953年,劃歸山東省聊城專區(qū);1958年,撤銷館陶縣建制,并入冠縣;1961年,恢復館陶縣,仍歸山東省聊城專區(qū)領導;1965年,劃歸河北省邯鄲專區(qū);1993年7月,歸屬邯鄲市管轄。
    行政區(qū)劃
    館陶縣轄4鎮(zhèn)(柴堡鎮(zhèn)、館陶鎮(zhèn)、房寨鎮(zhèn)、魏僧寨鎮(zhèn))、4鄉(xiāng)(路橋鄉(xiāng)、南徐村鄉(xiāng)、壽山寺鄉(xiāng)、王橋鄉(xiāng))、277個行政村。
    地理環(huán)境
    位置境域
    館陶縣位于華北平原南部,河北省南端偏東,總面積456平方公里,地處東經(jīng)115°06’-115°40’,北緯36°27’-36°47’,東以衛(wèi)運河為界與山東省冠縣、臨清市毗鄰,西與廣平、曲周、邱縣接壤,南靠大名縣,北連臨西縣。距濟南、石家莊、鄭州大約各200公里左右,南距濮陽70公里、北距衡水125公里、東距聊城60公里、西距邯鄲65公里。
    地貌
    (1)平原
    館陶縣屬掩埋古河道的壤質土沖積平原。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南部海拔43米,北部海拔36米,自然坡降為1:5000。由于河流多次交互沉積,以及剝蝕沉積的影響,形成了微度起伏的地形,形成一些中小地貌,主要類型有沙河故道、緩崗、二坡地、河間洼地和河旁洼地。除河旁洼地外,其他地貌類型大體呈帶狀南北分布或東西分布。
    (2)河流
    河流主要有漳河和衛(wèi)運河。漳河源于山西省晉東南地區(qū),館陶縣境內河道僅長4.2公里。漳河為季節(jié)性河流,平時水少或無水,雨季流量增多。
    衛(wèi)運河源于河南省輝縣百門泉,在徐萬倉入境注入衛(wèi)運河,沿東部縣界向東北方向流去,衛(wèi)運河縣境內河道長40.5公里。
    氣候
    館陶縣屬典型的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日照充足,雨熱同期,干冷同季,隨著四季的明顯交替,依次呈現(xiàn)春季干旱少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溫和涼爽,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氣溫14℃,最冷月份(一月)平均氣溫-2.5℃,極端最低氣溫-20℃,最熱月份(七月)平均氣溫27℃,極端最高氣溫42.5℃,全年無霜期200天,年日照2557小時。
    土地資源
    館陶縣耕地面積48萬畝,全縣各鄉(xiāng)鎮(zhèn)基本農(nóng)田規(guī)劃總面積28271.67公頃。
    生物資源
    館陶縣境內自然植被類型可分為針葉林、闊葉林、灌叢和灌草叢、草甸、沼澤植被、水生植被6種類型。館陶縣栽培植物資源主要作物有小麥、玉米、稻谷、棉花、花生等,是中國主要的糧棉、禽蛋、蔬菜生產(chǎn)基地,主要土特產(chǎn)品有雞蛋、黑小麥、晚秋黃梨、手工掛面、醬包瓜等。
    館陶縣野生動物主要為陸棲脊椎動物,兩棲類、爬行類和獸類較少,較大的獸類幾近絕跡;哺乳類有野兔、黃鼠狼等;鳥類有麻雀、鴿、喜鵲、燕子、鵪鶉、啄木鳥等;魚類有鯉魚、草魚、鯽魚等;爬行類有壁虎、蛇、蜘蛛等。
    人口民族
    館陶縣以漢族為主,少數(shù)民族較少(回族、滿族、蒙古族等)。
    交通
    館陶縣境內106、309兩條國道在縣城交匯,青蘭高速公路、邯濟鐵路橫貫東西,大廣高速縱穿縣境,邯濟鐵路復線即將通車,縣內106國道、309國道、215省道、武館線(省道224)、南館線(省道345)、肥館線(省道347)、神農(nóng)大道縱橫交叉,形成了兩條國道、兩條高速、一條鐵路縱橫通過、溝通南北、連接東西,以國省干線公路為骨架、縣鄉(xiāng)公路為依托、鄉(xiāng)村道路為補充的大交通格局。
    2022-01-27

機構地圖
辦事大廳
邯鄲政務服務網(wǎng)入口

邯鄲政務服務網(wǎng)入口

(查看詳細信息)
辦事機構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