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qū): | 利通區(qū) |
分類: | 政府機構 > 政務中心 |
網址: | 進入網上辦事大廳 |
工作時間: | 上午:9:00-11:30,下午:14:30-16:30 |
電話: | 0953-2138209、0953-2138229 |
地址: |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吳忠市利通區(qū)利華街 |
吳忠市政務服務中心按照中央、自治區(qū)、市委政府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行政的總體部署和要求,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全力打造行政審批、公共資源交易、便民服務“三位一體”服務平臺。
以優(yōu)化提升為突破口,打造高效透明的審批服務平臺。進駐中心的窗口單位達到42個(其中市級常駐窗口單位28個,綜合代辦窗口單位8個,利通區(qū)政務服務窗口單位6個),窗口工作人員達到160余人,每年辦理審批服務事項100余萬件,提前和按時辦結率接近100%。實行“四減少一提高”,推動審批服務提速。壓減審批時限,將市直部門325項行政審批事項壓減為91項,法定時限2912個工作日壓減為1079個工作日,減幅分別達到72%和63%;減少審批層次,推行“一局一窗一科一長一章”的“五個一”審批模式;減少審批環(huán)節(jié),每個事項辦理流程不超過受理、審核、批準、辦結4個環(huán)節(jié);減少審批要件,市本級91項審批事項涉及的713項要件,壓減了 21%。推行項目四級服務制,在政務服務大廳設立項目四級服務窗口和聯審辦公室,為企業(yè)辦理事項實施聯合審批,縮短企業(yè)辦事周期。推行服務環(huán)境標準化、服務窗口標準化和服務形象標準化,開展了政務服務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標準認證工作。
以陽光誠信為著眼點,營造公開公正的公共資源交易環(huán)境。著力推動交易流程再優(yōu)化、交易成本再降低、交易效率再提高,服務水平再提升。一是完善網上交易平臺。對公告發(fā)布、資質審核、投標報名、繳存退付保證金等網上流程再優(yōu)化,提升平臺的精細化、科學化水平。二是不斷拓寬進場范圍。將行政事業(yè)單位國有資產處置納入到中心統一交易,做好戶外廣告、農村集體產權等產權進場交易。三是努力改進服務方式。優(yōu)化場地安排流程,減化財務手續(xù),實現投標人不用到中心就可通過網上直接繳存、退付投標保證金,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方便投標人。設立鹽池(同心)集中交易日,集中統一受理兩縣招投標業(yè)務,提供更為靈活、高效、便捷的服務。四是健全切實有效的防范機制。通過抽取銀川等地專家實施遠程評標,為市檢察院和市監(jiān)察局拉設兩條監(jiān)督專線對交易現場實時監(jiān)督,在全區(qū)率先實現了遠程評標和異地監(jiān)督。建立公平交易的誠信體系,完善誠信考核辦法及相關標準,加大對違法違規(guī)行為的監(jiān)督。
吳忠市12345(51890)便民服務中心,是市委、政府深化行政制度改革,優(yōu)化發(fā)展環(huán)境,打造陽光型、服務型政府,進一步提高政府公共服務水平,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fā)展,不斷提高人民群眾滿意度的一項重要舉措。平臺整合市級政府各職能部門和具有公共服務職能的企事業(yè)單位服務熱線,建立以12345(51890)為統一對外號碼,構建市本級12345(51890)全媒體(電話、網站、短信、微信、手機APP多渠道)熱線平臺,并將熱線平臺拓展延伸縣(市、區(qū))受理社會公眾提出的咨詢、求助、意見、建議和投訴等非應急類事項,提供政策法規(guī)、辦事流程、生活指南及查詢有關部門職能范圍等咨詢服務,形成一號牽頭,多線聯動,24小時受理,一站式公共熱線服務體系。平臺做到“響應靈、服務靈、辦事靈”,確保群眾訴求事項“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結果”。
根據自治區(qū)黨委辦公廳、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fā)〈吳忠市人民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方案〉的通知》(寧黨辦〔2014〕58號)精神,制定吳忠市政務服務中心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guī)定。吳忠市政務服務中心掛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牌子,為吳忠市人民政府直屬正處級事業(yè)單位。
一、主要職責
(一)依據國家、自治區(qū)有關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方針政策和規(guī)范性文件,制定政務服務中心、公共資源交易中心、51890非應急便民服務中心“三位一體”工作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管理辦法; 負責“三位一體”平臺信息化建設工作;負責建立“三位一體”服務質量標準化體系并組織實施。
(二)負責組織市級各類行政審批服務、收費事項等業(yè)務進入政務服務中心,實行“一站式”集中辦理和服務;負責規(guī)范進駐事項的申報材料、辦理流程、審批時限、審批授權、審批專用章等,對有關重要事項進行跟蹤督辦。
(三)負責對涉及多個部門行政審批項目聯合審批的組織和協調,對審批項目的審批運轉情況進行協調督查。
(四)負責窗口工作人員的日常管理和監(jiān)督,統計、通報各窗口業(yè)務辦理情況;對各窗口延伸服務業(yè)務提出意見和建議;對窗口工作人員進行年終考核。
(五)負責各縣(市、區(qū))政務服務中心和經市政府同意由部門單獨設立的辦事大廳的指導、協調、監(jiān)督和考核。
(六)負責收集、整理現行涉及經濟社會發(fā)展方面的各類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及規(guī)范性文件,為公眾提供法規(guī)、政策查詢服務;為公民、法人、其他組織及國內外投資者從事各類經濟活動提供相關咨詢服務。
(七)負責市本級和所轄縣(市、區(qū))工程建設招投標、政府采購、產權交易等進場交易活動的管理和服務工作;承擔公共資源交易項目登記備案、收退投標保證金、場內見證、現場音視頻資料采集刻錄備份等服務工作。
(八)負責全市公共資源電子交易、專家抽取、評標(遠程)、異地監(jiān)督、交易當事人誠信從業(yè)考評、數據統計分析等系統的建立、運行和管理。
(九)負責整合市直和利通區(qū)黨政資源、市場資源和社會資源,為社會提供信息咨詢、生活求助、公共事務等方面的非應急便民服務。
(十)負責建立健全51890平臺聯動單位運行的工作制度,并建立各聯動單位、加盟企業(yè)評價考核機制。
(十一)會同有關部門做好全市公共資源交易綜合專家?guī)斓慕ㄔO、使用和管理,對評標專家進行培訓、考評等工作。
(十二)會同有關部門對中介代理機構及從業(yè)人員進場交易行為進行規(guī)范、管理、培訓和考評等工作。
(十三)協助監(jiān)察機關和有關部門調查處理公共資源交易活動中出現的問題。
(十四)完成市人民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二、內設機構
根據上述主要職責,吳忠市政務服務中心(掛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牌子)設8個內設機構:
(一)綜合科
負責機關文秘、人事、財務、檔案、會務接待、安全保衛(wèi)、后勤管理等工作;制定政務服務中心、公共資源交易中心、51890非應急便民服務中心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管理辦法;承擔中心、窗口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年度考核工作;負責建立公共資源交易質量標準化體系并組織實施;負責進場交易活動場地安排等工作。
(二)政務服務科
編制政務服務年度工作計劃并組織實施;負責規(guī)范進駐政務服務中心各類事項的辦理流程、承諾時限、審批層次、審批要件,協調解決辦理中存在的問題;參與市級行政審批事項的清理工作;負責建立政務服務質量標準化體系并組織實施;負責窗口工作人員的日常管理,統計、通報各窗口業(yè)務辦理情況;負責收集、整理各類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及規(guī)范性文件,建立查詢數據庫并向社會提供查詢服務。
(三)運行協調科
負責各縣(市、區(qū))政務服務中心和經市政府同意由部門單獨設立的辦事大廳的指導、協調、監(jiān)督和考核;負責建立并聯審批機制,對涉及多個部門、單位行政審批項目聯合審批的組織協調和對項目審批運轉情況進行協調督查;負責對已辦業(yè)務進行跟蹤服務,對各窗口延伸服務業(yè)務提出意見和建議。
(四)監(jiān)督檢查科
負責上級部門(單位)重大決策、重要工作部署貫徹落實情況的督促檢查、跟蹤落實及情況反饋;負責市級領導批示件的辦理和交辦事項的督促檢查、跟蹤落實及情況反饋;負責受理對中心及窗口工作人員投訴和效能督察;負責督促檢查中心質量標準化體系執(zhí)行情況;負責中心廉政風險防控措施執(zhí)行情況的監(jiān)督檢查,協助紀檢監(jiān)察或行業(yè)主管部門做好投訴、舉報案件的調查處理。
(五)工程建設科
承擔工程項目招投標進場交易活動的管理和服務工作,擬訂工程建設招投標進場交易活動的各項業(yè)務制度,承擔工程招投標進場交易活動登記備案、收退投標保證金和交易業(yè)務審核、檔案管理及后期等工作,負責開、評標現場的管理、服務和見證工作,對進場交易的中介機構及當事人進行考核評價,對招投標進場交易活動的詢問、質疑做出答復。
(六)政府采購和產權交易科
承擔政府采購、產權交易項目進場交易活動的管理和服務工作,承擔政府集中采購目錄內的貨物、設備、材料和服務類項目的集中采購活動;負責擬定政府采購和產權交易相關業(yè)務工作制度;承擔政府采購、產權交易進場交易活動的登記備案、收退保證金和交易業(yè)務審核、檔案管理及后期等工作;負責開、評標現場的管理、服務和見證工作,對進場交易的中介機構及當事人進行考核評價;受理對政府采購、產權交易進場活動的詢問、質疑,并做出答復。
(七)網絡信息科
負責中心信息網絡平臺的規(guī)劃、建設和管理,制定和健全網絡信息管理制度;負責政務服務、公共資源交易、51890便民服務網絡信息化平臺、中心門戶網站及監(jiān)控網絡系統的建設、運行、管理與維護;負責業(yè)務信息、數據的統計匯總,統一發(fā)布各類信息;負責中心網絡系統、計算機等硬件設備日常管理及維護,承擔局域網安全防護、數據備份及監(jiān)控音視頻資料的采集、刻錄、歸檔等工作;承擔評標專家抽取系統日常維護工作。
(八)51890便民服務科
負責指導、協調、匯總、審核、更新報送各聯動單位、加盟企業(yè)51890非應急便民服務相關信息,建設51890非應急便民服務信息庫,并進行分類;通過熱線電話、門戶網站、短信平臺24小時受理企業(yè)、群眾求助事項,并進行答復、辦理、回訪;負責受理群眾對城市公共事務的需求、意見、建議并移交各聯動單位辦理;建立各聯動單位、加盟企業(yè)評價考核機制。
三、人員編制和領導職數
人員編制:吳忠市政務服務中心(掛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牌子)核定全額預算事業(yè)編制24名。
領導職數:核定主任1名、副主任3名;科級領導職數8正4副。
四、附則
(一)本方案由吳忠市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負責解釋,其調整由吳忠市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按規(guī)定程序辦理。
(二)吳忠市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對吳忠市政務服務中心的職責履行情況進行評估和監(jiān)督檢查。
吳忠市政務服務中心(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在全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同時,突出“政務服務”“公共資源交易”“12345便民服務熱線”三個公共平臺功能定位,從提升服務速度、服務效率、服務質量上發(fā)力,多措并舉,為我市企業(yè)復工復產、春耕備耕紓困解難,鼓勁加油。截至目前,市政務服務中心政務服務總辦件量為34474件,其中網上辦件量15702件,線下辦理18772件,群眾咨詢19968件,預約辦理5155件,涉及投資領域3963件,涉及民生領域30505件,涉及疫情防控6件。公共資源交易已累計預約91個項目,其中已完成重點項目招投標39場次。12345便民服務熱線共受理訴求件19077件,其中涉及復工復產的393件。
一是優(yōu)化服務路徑,為企業(yè)群眾復工復產提速增效。以網上辦、掌上辦、預約辦、幫代辦、郵遞辦、電話辦等“不見面”服務模式為主,以窗口辦理服務為補充;繼續(xù)保持窗口前移至大廳外服務模式,實現廳內廳外都可辦。窗口辦理事項實行“隨來隨辦、即辦即走”,辦理時間不超過1個工作日。開辟專屬綠色通道,對涉及防疫用品及重點物資保障的企業(yè)、醫(yī)療機構等辦理許可、備案及人員注冊的,專人指導,特事特辦。針對企業(yè)提交材料缺失,補正材料在疫情后1個月內補正的,實行容缺審核辦理。
二是推行“不見面”交易,為項目建設按下“快進鍵”。積極主動與市縣(市、區(qū))發(fā)改、財政、住建等部門對接疫情防控必需、城市運行必需、重要國計民生以及企業(yè)生產經營急需的建設工程招投標、政府采購等重點項目,統籌計劃合理安排,確保各類重點項目順利進場開展招投標活動。優(yōu)化交易方式,對全市工程和服務采購重點項目,推行“不見面”在線投標、開標,建立采購“綠色通道”,壓縮線下交易時間和空間。率先在全區(qū)開展不見面招投標項目,實現了“全區(qū)雙第一”,即全區(qū)第一個水利工程電子化不見面招投標項目、全區(qū)第一個實現投標人全過程不見面投標的項目,為全區(qū)推行電子化“不見面”招投標工作探索出了成功經驗。
三是接好政企“一號答”,為企業(yè)群眾辦實事解難題。12345便民服務熱線主動擔當起“一號接聽、服務民生”的責任和義務,分門別類收集整理復工復產相關政策,24小時全天候服務,及時受理訴求、快速回復辦理,加快復工復產,助力經濟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