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博士談武學:武術訓練缺失之一——中正高直拳連擊

邱博士談武學:武術訓練缺失之一——中正高直拳連擊

20002017-06-21 15:37  95商服網(wǎng)
邱海洋

邱海洋 法學博士,金融學博士后--15801358969

邱海洋,法學博士,金融學博士后,杰出的武術科學、武術國學研究者,武術科學化和現(xiàn)代化的積極倡導者。 邱海洋博士是一位優(yōu)秀的科研人員,具有突出的科研能力。邱海洋博士,本科和碩士研究生就讀于蘭州大學法律系。碩士研究生階段就在《中國社會科學》1997年第四期合作...

很多選手都不擅長此技,不具備配合步法連續(xù)擊打的能力。武術搏擊需要加強連續(xù)發(fā)拳擊打的訓練,真正追求拳諺中所講的“打人如走路”“擊敵如破草”的境界。

傳統(tǒng)武術面臨挑戰(zhàn),需要自我完善。有必要認真思考今天的武術訓練缺少什么,是什么訓練缺項影響了武術的實戰(zhàn)能力?

邱海洋博士認為,武術缺少中門—正面—高

位—直拳—連擊訓練,是一大遺憾。

一、中門與邊門

所謂中門,就是對手兩臂之中,面門、胸部、腹部、襠部,就是對手正面左右中線部位。中門部位是身體要害所在,攻擊中門的殺傷力巨大。所謂邊門,就是對手身體兩側、兩肋、兩翼部位。

中門突破,包括“上打咽喉下打陰”“腳踏中門往里沖”“拳打中門”等技法。中門突破仿佛籃球比賽中的中路突破,中鋒發(fā)揮重要的作用,中鋒中路距離籃筐最近,進攻最為直接,最容易得分。形意拳中的崩拳、詠春拳的日字中路沖拳就是典型的中門進攻。象棋中的當頭炮,就是中門突破,在炮的各種用法中威力最大。

武術訓練缺失之一——中正高直拳連擊

邊門突破,就是迂回兩側邊路,攻擊對手側面。邊路突破在足球場上用的較多,也像象棋中的邊炮。邊門突破在搏擊中有局限性,很多時候是一廂情愿,雙方都希望繞到對方身后,于是雙方繞圈子,浪費時間和空間,難以奏效。對方可以采用左右橫移步法,使你無法繞到其側面。電影《葉問2》中鄭師傅與葉問的較量,就有此表現(xiàn)。鄭師傅希望向左前運動,閃到葉問的右后方,結果葉問向右橫移一步,使得鄭師傅無法完成邊路包抄。

中路突破是正面交鋒,仿佛是硬碰硬,要在正面更小的空間內(nèi)尋找薄弱環(huán)節(jié)。西洋拳擊擅長正面交鋒。很多中國武術選手由于不善于中路突破,缺少正面攻防能力,造成戰(zhàn)斗力不高,甚至流于花拳繡腿。從目前看,詠春拳、形意拳、少林拳比較注重正面攻擊訓練。例如,詠春拳的“朝面追形”理論,形意拳的中路崩拳,意拳的豎向立圓,太極拳的三換掌和連珠炮,少林拳講究“進退拳打一條線”等。

二、內(nèi)門與外門

內(nèi)門的概念比較接近中門,就是力道直接進入對手兩臂門戶之內(nèi)。進入內(nèi)門之后既可以進攻中線,也可以進攻面頰下垂線、肩窩下垂線、手臂內(nèi)側線等,參見我在《中國武學》中的縱九線理論。下栽捶、上撩掌、上勾拳主要用于內(nèi)門進攻。如果不敢、不能攻入內(nèi)門,就無法貼身近戰(zhàn)。

武術訓練缺失之一——中正高直拳連擊

人體縱9線,橫11線

外門,指手臂外側,包括身后部位。八卦掌向對手側面后方游走,就是意圖繞到對手側面、身后,實施外門打擊,或者由外門而進入內(nèi)門。形意拳中的炮拳較多用于外門進攻,當然,也可以在進入內(nèi)門后發(fā)炮拳,這樣威力更大。外門與邊門略有區(qū)別,邊門可以是邊內(nèi)門。

三、正面拳與側身拳

傳統(tǒng)武術中發(fā)拳主要是側身拳,旋腰轉胯,自己的側面對敵,朝左右側面打,如五步拳中的馬步架打、八極拳中的側身挑肘、太極拳中的搬攔捶等。正面拳,就是正面對敵,正面沖拳,朝前打,這種拳法在西洋拳擊中多用。正面拳發(fā)拳難度較大,需要反復訓練,優(yōu)點是有利于連續(xù)擊打。

武術訓練缺失之一——中正高直拳連擊

側身拳 馬步架打

側身拳的好處是容易發(fā)出全身的力量,力量較大,發(fā)拳簡單,缺點是缺乏連續(xù)性,難以左右雙拳交替出擊,步子也不容易跟上,浪費了空間和時間,另外容易被敵人繞到自己身后。動作幅度達、預兆大,容易被對方發(fā)覺、防范。

四、高中低位拳

按照出拳擊打的水平高度不同,拳有高中低位之分。假如雙方身高差距不大,擊打對手頭部、頸部的是高位拳,擊打對手胸部的為中位拳,擊打對手腹部以下的為低位拳。

武術訓練缺失之一——中正高直拳連擊

從自身分析,拳從面頰以上部位發(fā)出,不論是水平向前,還是向下、向上,都是高拳。拳從胸腰部以下發(fā)出,為中低拳。如五步拳中的弓步?jīng)_拳,拳從腰出。

武術訓練缺失之一——中正高直拳連擊

圖 中低拳,弓步?jīng)_拳,拳從腰出

高拳有以下幾個特點:

其一,高拳發(fā)力點在肩、膀、頸和頭,勁力上提得很高。要求中丹田、上丹田之力,肩背肌肉、兩膀之力。心意拳、形意拳中的熊膀之力,太極拳、意拳中的上捧之力,有助于高拳發(fā)力。

其二,發(fā)高拳時,由于胸腰以下部位、兩腿參與發(fā)力較少,所以架高步活。

其三,主要進攻對手的頭面部。

其四,發(fā)拳時對自己的頭部形成了有效的保護。出拳時占用了敵人攻擊自己頭部的空間,所以進攻就是很好的防守。

其五,由于發(fā)力點位置很高,發(fā)力對自己內(nèi)臟的震動較小。

目前,傳統(tǒng)武術拳法中以中低拳為主。中拳主要運用肩胛、胸椎之力,開肩訓練有助于中拳發(fā)力。低拳發(fā)力,拳多從腰出,旋腰轉胯。

中低拳,尤其是低拳有以下幾個特點:

其一,有利于通過腰部左右旋轉調(diào)動全身之力,發(fā)出所謂的“整勁兒”。

其二,襠胯和腿部參與發(fā)力,影響步伐的靈活移動。

其三,主要擊打對手的胸腹以下部位。

其四,蓄勁兒時間長,影響速度,影響發(fā)拳的連續(xù)性,連續(xù)擊打能力弱。

其五,發(fā)拳進攻時,自己頭面部缺少保護。如下圖,自己的中位拳打到了對手胸部,對手的高位拳打到了自己的頭部。

武術訓練缺失之一——中正高直拳連擊

香港1954年 吳公儀對陳克夫

五、今天流行的武術拳法特點

今天中國武術界流行的拳法特點是什么?

在思考比對之后,大家不難發(fā)現(xiàn),流行的拳法有以下特點:

其一,側身拳多,正面拳少。原因有兩個,一是側身拳易發(fā),正面拳難發(fā);二是側身拳動作幅度大,表現(xiàn)力強,好看,適合給外行看熱鬧;正面拳樸實無華,平平無奇,動作小,外行人看不明白,不叫座,出力不討好。

其二,中門、內(nèi)門突破的少,迂回邊門、外門的多。2016年,我在《<葉問2>的武學思想:中路突破》一文中,講《葉問2》堪稱一部優(yōu)秀的武打電影,其武學思想十分鮮明。孫子曰:“凡戰(zhàn)者,以正合,以奇勝?!睕]有正面的支撐,沒有中路突破能力,僅靠邊路游走是很難取勝的,中路突破是制勝的關鍵。

其三,拳從腰出的中低位拳多,拳從肩部以上部位發(fā)出的高位拳少,自己的頭部缺少保護。

武術訓練缺失之一——中正高直拳連擊

其四,發(fā)拳蓄力、換勁兒時間太長,缺少左右開弓和連續(xù)擊打能力?;貞浺幌录孜缰腥蘸?zhàn),日本軍艦的優(yōu)勢在于速射炮,每分鐘發(fā)射炮彈比中國軍艦多,而不是每一炮的威力巨大。假設日軍艦一分鐘打5發(fā)炮彈,而清朝軍艦5分鐘發(fā)一炮,雙方火力嚴重不對等??磦鹘y(tǒng)武術選手在搏擊中,往往給人留下他想一拳KO對手的印象,貓足勁打了一拳,但是卻打空了。再打第二拳,則要等待調(diào)整很久。

其五,拳與步缺少結合,步伐遲滯。大家抽空再看一下1954年,香港吳式太極吳公儀與白鶴門掌門陳克夫的競技視頻,就會有更深刻的體會。

六、加強訓練中正高直拳連擊

中門正面連續(xù)高位直拳是搏擊中最基本、最簡單、最實用的招式。

先說中門直拳。即使沒有練過任何功夫的人,如小孩兒打架,都會憑本能這樣打,但是在武術訓練中卻丟失了,或許是因為覺得它過于樸實,不美觀,或許是不愿下笨功夫練習。很多人過于追求弧線和螺旋,不會打直拳,尤其是直接向前的中門直拳,十分可惜。徐曉東就是用簡單的幾個高位中門直沖拳,沖垮了雷公。

再說高位拳訓練。我在《葉問3的武學啟示:上盤功夫和力量》中講到,“頭頸和上肢在搏擊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國武術要想打贏優(yōu)秀的西洋拳擊手,必須加強上盤的訓練,強化上盤功夫。”過去武術有很多上盤訓練方法,如拋石鎖、舉石擔、抓壇子、扔沙袋、握磚沖拳、手臂套鐵環(huán)沖拳等,現(xiàn)在很少有人這樣練了。武術運動員上肢訓練普遍不足,胸椎和頸椎的力量偏弱,兩臂無力。與西方選手相比,我們中國人的臂力本來就差一些,加之訓練不夠,想要贏西洋拳擊高手,難度很大。

武術訓練缺失之一——中正高直拳連擊

然后講正面拳。正面進攻和防守的好處是:其一,在防守方面,簡化了敵人向我進攻的來向。敵人向我進攻之來向只限于九路,即左上、左中、左下、中上、中中、中下、右上、右中、右下,因此我對敵人來勢較易捉摸。其二,在進攻方面,配合中線理論,較易擊中對方要害部位,且對方身體不易旋轉閃化卸力,對方受力較重。其三,出手快而影小。雙手能同時到達敵人,可以左右開弓,連續(xù)擊打,而且出手時不用轉動肩頭,因此出手之影小,先兆會很少。詠春拳有“朝面追形”理論值得借鑒?!俺妗本褪桥c對方面對面,正面對敵。如果因為敵人面向其它方向,而不能“朝面”,則我應沿著中線平面,追望對方之中線方向,繼續(xù)進攻,謂之“追形”。中路突破能力弱是很多武術拳派的通病。提高中路正面攻防能力是當前武術訓練的關鍵。

最后說說連續(xù)擊打。很多選手都不擅長此技,不具備配合步法連續(xù)擊打的能力。武術搏擊需要加強連續(xù)發(fā)拳擊打的訓練,真正追求拳諺中所講的“打人如走路”“擊敵如破草”的境界。

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