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高新技術企業(yè)認定管理辦法》(國科發(fā)火〔2016〕32號,以下稱《認定辦法》)的規(guī)定,制定本工作指引。
全國高新技術企業(yè)認定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科技部火炬高技術產業(yè)開發(fā)中心,由科技部、財政部、稅務總局相關人員組成,負責處理日常工作。
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科技行政管理部門同本級財政、稅務部門組成本地區(qū)高新技術企業(yè)認定管理機構(以下稱“認定機構”)。認定機構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省級、計劃單列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門,由省級、計劃單列市科技、財政、稅務部門相關人員組成。
認定機構組成部門應協(xié)同配合、認真負責地開展高新技術企業(yè)認定管理工作。
專項審計報告或鑒證報告(以下統(tǒng)稱“專項報告”)應由符合以下條件的中介機構出具。企業(yè)可自行選擇符合以下條件的中介機構。
(1)具備獨立執(zhí)業(yè)資格,成立三年以上,近三年內無不良記錄。
(2)承擔認定工作當年的注冊會計師或稅務師人數(shù)占職工全年月平均人數(shù)的比例不低于30%,全年月平均在職職工人數(shù)在20人以上。
(3)相關人員應具有良好的職業(yè)道德,了解國家科技、經(jīng)濟及產業(yè)政策,熟悉高新技術企業(yè)認定工作有關要求。
接受企業(yè)委托,委派具備資格的相關人員,依據(jù)《認定辦法》和《工作指引》客觀公正地對企業(yè)的研究開發(fā)費用和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進行專項審計或鑒證,出具專項報告。
中介機構及相關人員應堅持原則,辦事公正,據(jù)實出具專項報告,對工作中出現(xiàn)嚴重失誤或弄虛作假等行為的,由認定機構在“高新技術企業(yè)認定管理工作網(wǎng)”上公告,自公告之日起3年內不得參與高新技術企業(yè)認定相關工作。
(1)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資格,并在中國大陸境內居住和工作。
(2)技術專家應具有高級技術職稱,并具有《技術領域》內相關專業(yè)背景和實踐經(jīng)驗,對該技術領域的發(fā)展及市場狀況有較全面的了解。財務專家應具有相關高級技術職稱,或具有注冊會計師或稅務師資格且從事財稅工作10年以上。
(3)具有良好的職業(yè)道德,堅持原則,辦事公正。
(4)了解國家科技、經(jīng)濟及產業(yè)政策,熟悉高新技術企業(yè)認定工作有關要求。
(1)認定機構應建立專家?guī)欤ò夹g專家和財務專家),實行專家聘任制和動態(tài)管理,備選專家應不少于評審專家的3倍。
(2)認定機構根據(jù)企業(yè)主營產品(服務)的核心技術所屬技術領域隨機抽取專家,組成專家組,并指定1名技術專家擔任專家組組長,開展認定評審工作。
(1)審查企業(yè)的研究開發(fā)活動(項目)、年度財務會計報告和專項報告等是否符合《認定辦法》及《工作指引》的要求。
(2)按照《認定辦法》及《工作指引》的規(guī)定,評審專家對企業(yè)申報信息進行獨立評價。技術專家應主要側重對企業(yè)知識產權、研究開發(fā)活動、主營業(yè)務、成果轉化及高新技術產品(服務)等情況進行評價打分;財務專家應參照中介機構提交的專項報告、企業(yè)的財務會計報告和納稅申報表等進行評價打分。
(3)在各評審專家獨立評價的基礎上,由專家組進行綜合評價。
(1)應按照《認定辦法》、《工作指引》的要求,獨立、客觀、公正地對企業(yè)進行評價,并簽訂承諾書。
(2)評審與其有利益關系的企業(yè)時,應主動申明并回避。
(3)不得披露、使用申請企業(yè)的技術經(jīng)濟信息和商業(yè)秘密,不得復制保留或向他人擴散評審材料,不得泄露評審結果。
(4)不得利用其特殊身份和影響,采取非正常手段為申請企業(yè)認定提供便利。
(5)認定評審期間,未經(jīng)認定機構許可不得擅自與企業(yè)聯(lián)系或進入企業(yè)調查。
(6)不得收受申請企業(yè)給予的好處和利益。
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違反上述規(guī)定,由認定機構取消其參與高新技術企業(yè)認定工作資格。
企業(yè)應對照《認定辦法》和本《工作指引》進行自我評價。
企業(yè)登錄“高新技術企業(yè)認定管理工作網(wǎng)”(網(wǎng)址:www.innocom.gov.cn),按要求填寫《企業(yè)注冊登記表》(附件1),并通過網(wǎng)絡系統(tǒng)提交至認定機構。認定機構核對企業(yè)注冊信息,在網(wǎng)絡系統(tǒng)上確認激活后,企業(yè)可以開展后續(xù)申報工作。
企業(yè)登錄“高新技術企業(yè)認定管理工作網(wǎng)”,按要求填寫《高新技術企業(yè)認定申請書》(附件2),通過網(wǎng)絡系統(tǒng)提交至認定機構,并向認定機構提交下列書面材料:
1. 《高新技術企業(yè)認定申請書》(在線打印并簽名、加蓋企業(yè)公章);
2. 證明企業(yè)依法成立的《營業(yè)執(zhí)照》等相關注冊登記證件的復印件;
3. 知識產權相關材料(知識產權證書及反映技術水平的證明材料、參與制定標準情況等)、科研項目立項證明(已驗收或結題項目需附驗收或結題報告)、科技成果轉化(總體情況與轉化形式、應用成效的逐項說明)、研究開發(fā)組織管理(總體情況與四項指標符合情況的具體說明)等相關材料;
4. 企業(yè)高新技術產品(服務)的關鍵技術和技術指標的具體說明,相關的生產批文、認證認可和資質證書、產品質量檢驗報告等材料;
5. 企業(yè)職工和科技人員情況說明材料,包括在職、兼職和臨時聘用人員人數(shù)、人員學歷結構、科技人員名單及其工作崗位等;
6. 經(jīng)具有資質并符合本《工作指引》相關條件的中介機構出具的企業(yè)近三個會計年度(實際年限不足三年的按實際經(jīng)營年限,下同)研究開發(fā)費用、近一個會計年度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專項審計或鑒證報告,并附研究開發(fā)活動說明材料;
7. 經(jīng)具有資質的中介機構鑒證的企業(yè)近三個會計年度的財務會計報告(包括會計報表、會計報表附注和財務情況說明書);
8. 近三個會計年度企業(yè)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包括主表及附表)。
對涉密企業(yè),須將申請認定高新技術企業(yè)的申報材料做脫密處理,確保涉密信息安全。
認定機構收到企業(yè)申請材料后,根據(jù)企業(yè)主營產品(服務)的核心技術所屬技術領域在符合評審要求的專家中,隨機抽取專家組成專家組,對每個企業(yè)的評審專家不少于5人(其中技術專家不少于60%,并至少有1名財務專家)。每名技術專家單獨填寫《高新技術企業(yè)認定技術專家評價表》(附件3),每名財務專家單獨填寫《高新技術企業(yè)認定財務專家評價表》(附件4),專家組長匯總各位專家分數(shù),按分數(shù)平均值填寫《高新技術企業(yè)認定專家組綜合評價表》(附件5)。具備條件的地區(qū)可進行網(wǎng)絡評審。
認定機構結合專家組評審意見,對申請企業(yè)申報材料進行綜合審查(可視情況對部分企業(yè)進行實地核查),提出認定意見,確定認定高新技術企業(yè)名單,報領導小組辦公室備案,報送時間不得晚于每年11月底。
經(jīng)認定報備的企業(yè)名單,由領導小組辦公室在“高新技術企業(yè)認定管理工作網(wǎng)”公示10個工作日。無異議的,予以備案,認定時間以公示時間為準,核發(fā)證書編號,并在“高新技術企業(yè)認定管理工作網(wǎng)”上公告企業(yè)名單,由認定機構向企業(yè)頒發(fā)統(tǒng)一印制的“高新技術企業(yè)證書”(加蓋認定機構科技、財政、稅務部門公章);有異議的,須以書面形式實名向領導小組辦公室提出,由認定機構核實處理。
領導小組辦公室對報備企業(yè)可進行隨機抽查,對存在問題的企業(yè)交由認定機構核實情況并提出處理建議。
《認定辦法》第十一條“須注冊成立一年以上”是指企業(yè)須注冊成立365個日歷天數(shù)以上;“當年”、“最近一年”和“近一年”都是指企業(yè)申報前1個會計年度;“近三個會計年度”是指企業(yè)申報前的連續(xù)3個會計年度(不含申報年);“申請認定前一年內”是指申請前的365天之內(含申報年)。
1. 高新技術企業(yè)認定所指的知識產權須在中國境內授權或審批審定,并在中國法律的有效保護期內。知識產權權屬人應為申請企業(yè)。
2. 不具備知識產權的企業(yè)不能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yè)。
3. 高新技術企業(yè)認定中,對企業(yè)知識產權情況采用分類評價方式,其中:發(fā)明專利(含國防專利)、植物新品種、國家級農作物品種、國家新藥、國家一級中藥保護品種、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等按Ⅰ類評價;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軟件著作權等(不含商標)按Ⅱ類評價。
4. 按Ⅱ類評價的知識產權在申請高新技術企業(yè)時,僅限使用一次。
5. 在申請高新技術企業(yè)及高新技術企業(yè)資格存續(xù)期內,知識產權有多個權屬人時,只能由一個權屬人在申請時使用。
6. 申請認定時專利的有效性以企業(yè)申請認定前獲得授權證書或授權通知書并能提供繳費收據(jù)為準。
7. 發(fā)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可在國家知識產權局網(wǎng)站(http://www.sipo.gov.cn)查詢專利標記和專利號;國防專利須提供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的國防專利證書;植物新品種可在農業(yè)部植物新品種保護辦公室網(wǎng)站(http://www.cnpvp.cn)和國家林業(yè)局植物新品種保護辦公室網(wǎng)站(http://www.cnpvp.net)查詢;國家級農作物品種是指農業(yè)部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告的農作物品種;國家新藥須提供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簽發(fā)的新藥證書;國家一級中藥保護品種須提供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簽發(fā)的中藥保護品種證書;軟件著作權可在國家版權局中國版權保護中心網(wǎng)站(http://www.ccopyright.com.cn)查詢軟件著作權標記(亦稱版權標記)。
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是指對其發(fā)揮核心支持作用的技術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guī)定范圍的產品(服務)。
主要產品(服務)是指高新技術產品(服務)中,擁有在技術上發(fā)揮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識產權的所有權,且收入之和在企業(yè)同期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中超過50%的產品(服務)。
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比是指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與同期總收入的比值。
1. 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
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是指企業(yè)通過研發(fā)和相關技術創(chuàng)新活動,取得的產品(服務)收入與技術性收入的總和。對企業(yè)取得上述收入發(fā)揮核心支持作用的技術應屬于《技術領域》規(guī)定的范圍。其中,技術性收入包括:
(1)技術轉讓收入:指企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成果通過技術貿易、技術轉讓所獲得的收入;
(2)技術服務收入:指企業(yè)利用自己的人力、物力和數(shù)據(jù)系統(tǒng)等為社會和本企業(yè)外的用戶提供技術資料、技術咨詢與市場評估、工程技術項目設計、數(shù)據(jù)處理、測試分析及其他類型的服務所獲得的收入;
(3)接受委托研究開發(fā)收入:指企業(yè)承擔社會各方面委托研究開發(fā)、中間試驗及新產品開發(fā)所獲得的收入。
企業(yè)應正確計算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由具有資質并符合本《工作指引》相關條件的中介機構進行專項審計或鑒證。
2. 總收入
總收入是指收入總額減去不征稅收入。
收入總額與不征稅收入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yè)所得稅法》(以下稱《企業(yè)所得稅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yè)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以下稱《實施條例》)的規(guī)定計算。
企業(yè)科技人員占比是企業(yè)科技人員數(shù)與職工總數(shù)的比值。
1. 科技人員
企業(yè)科技人員是指直接從事研發(fā)和相關技術創(chuàng)新活動,以及專門從事上述活動的管理和提供直接技術服務的,累計實際工作時間在183天以上的人員,包括在職、兼職和臨時聘用人員。
2. 職工總數(shù)
企業(yè)職工總數(shù)包括企業(yè)在職、兼職和臨時聘用人員。在職人員可以通過企業(yè)是否簽訂了勞動合同或繳納社會保險費來鑒別;兼職、臨時聘用人員全年須在企業(yè)累計工作183天以上。
3. 統(tǒng)計方法
企業(yè)當年職工總數(shù)、科技人員數(shù)均按照全年月平均數(shù)計算。
月平均數(shù)=(月初數(shù)+月末數(shù))÷2
全年月平均數(shù)=全年各月平均數(shù)之和÷12
年度中間開業(yè)或者終止經(jīng)營活動的,以其實際經(jīng)營期作為一個納稅年度確定上述相關指標。
企業(yè)研究開發(fā)費用占比是企業(yè)近三個會計年度的研究開發(fā)費用總額占同期銷售收入總額的比值。
1. 企業(yè)研究開發(fā)活動確定
研究開發(fā)活動是指,為獲得科學與技術(不包括社會科學、藝術或人文學)新知識,創(chuàng)造性運用科學技術新知識,或實質性改進技術、產品(服務)、工藝而持續(xù)進行的具有明確目標的活動。不包括企業(yè)對產品(服務)的常規(guī)性升級或對某項科研成果直接應用等活動(如直接采用新的材料、裝置、產品、服務、工藝或知識等)。
企業(yè)應按照研究開發(fā)活動的定義填寫附件2《高新技術企業(yè)認定申請書》中的“四、企業(yè)研究開發(fā)活動情況表”。
專家評價過程中可參考如下方法判斷:
——行業(yè)標準判斷法。若國家有關部門、全國(世界)性行業(yè)協(xié)會等具備相應資質的機構提供了測定科技“新知識”、“創(chuàng)造性運用科學技術新知識”或“具有實質性改進的技術、產品(服務)、工藝”等技術參數(shù)(標準),則優(yōu)先按此參數(shù)(標準)來判斷企業(yè)所進行項目是否為研究開發(fā)活動。
——專家判斷法。如果企業(yè)所在行業(yè)中沒有發(fā)布公認的研發(fā)活動測度標準,則通過本行業(yè)專家進行判斷。獲得新知識、創(chuàng)造性運用新知識以及技術的實質改進,應當是取得被同行業(yè)專家認可的、有價值的創(chuàng)新成果,對本地區(qū)相關行業(yè)的技術進步具有推動作用。
——目標或結果判定法。在采用行業(yè)標準判斷法和專家判斷法不易判斷企業(yè)是否發(fā)生了研發(fā)活動時,以本方法作為輔助。重點了解研發(fā)活動的目的、創(chuàng)新性、投入資源(預算),以及是否取得了最終成果或中間成果(如專利等知識產權或其他形式的科技成果)。
包括企業(yè)科技人員的工資薪金、基本養(yǎng)老保險費、基本醫(yī)療保險費、失業(yè)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以及外聘科技人員的勞務費用。
(2)直接投入費用
直接投入費用是指企業(yè)為實施研究開發(fā)活動而實際發(fā)生的相關支出。包括:
——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動力費用;
——用于中間試驗和產品試制的模具、工藝裝備開發(fā)及制造費,不構成固定資產的樣品、樣機及一般測試手段購置費,試制產品的檢驗費;
——用于研究開發(fā)活動的儀器、設備的運行維護、調整、檢驗、檢測、維修等費用,以及通過經(jīng)營租賃方式租入的用于研發(fā)活動的固定資產租賃費。
(3)折舊費用與長期待攤費用
折舊費用是指用于研究開發(fā)活動的儀器、設備和在用建筑物的折舊費。
長期待攤費用是指研發(fā)設施的改建、改裝、裝修和修理過程中發(fā)生的長期待攤費用。
(4)無形資產攤銷費用
無形資產攤銷費用是指用于研究開發(fā)活動的軟件、知識產權、非專利技術(專有技術、許可證、設計和計算方法等)的攤銷費用。
(5)設計費用
設計費用是指為新產品和新工藝進行構思、開發(fā)和制造,進行工序、技術規(guī)范、規(guī)程制定、操作特性方面的設計等發(fā)生的費用。包括為獲得創(chuàng)新性、創(chuàng)意性、突破性產品進行的創(chuàng)意設計活動發(fā)生的相關費用。
(6)裝備調試費用與試驗費用
裝備調試費用是指工裝準備過程中研究開發(fā)活動所發(fā)生的費用,包括研制特殊、專用的生產機器,改變生產和質量控制程序,或制定新方法及標準等活動所發(fā)生的費用。
為大規(guī)模批量化和商業(yè)化生產所進行的常規(guī)性工裝準備和工業(yè)工程發(fā)生的費用不能計入歸集范圍。
試驗費用包括新藥研制的臨床試驗費、勘探開發(fā)技術的現(xiàn)場試驗費、田間試驗費等。
委托外部研究開發(fā)費用是指企業(yè)委托境內外其他機構或個人進行研究開發(fā)活動所發(fā)生的費用(研究開發(fā)活動成果為委托方企業(yè)擁有,且與該企業(yè)的主要經(jīng)營業(yè)務緊密相關)。委托外部研究開發(fā)費用的實際發(fā)生額應按照獨立交易原則確定,按照實際發(fā)生額的80%計入委托方研發(fā)費用總額。
(8)其他費用
其他費用是指上述費用之外與研究開發(fā)活動直接相關的其他費用,包括技術圖書資料費、資料翻譯費、專家咨詢費、高新科技研發(fā)保險費,研發(fā)成果的檢索、論證、評審、鑒定、驗收費用,知識產權的申請費、注冊費、代理費,會議費、差旅費、通訊費等。此項費用一般不得超過研究開發(fā)總費用的20%,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
3. 企業(yè)在中國境內發(fā)生的研究開發(fā)費用
企業(yè)在中國境內發(fā)生的研究開發(fā)費用,是指企業(yè)內部研究開發(fā)活動實際支出的全部費用與委托境內其他機構或個人進行的研究開發(fā)活動所支出的費用之和,不包括委托境外機構或個人完成的研究開發(fā)活動所發(fā)生的費用。受托研發(fā)的境外機構是指依照外國和地區(qū)(含港澳臺)法律成立的企業(yè)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組織;受托研發(fā)的境外個人是指外籍(含港澳臺)個人。
企業(yè)應正確歸集研發(fā)費用,由具有資質并符合本《工作指引》相關條件的中介機構進行專項審計或鑒證。
企業(yè)的研究開發(fā)費用是以單個研發(fā)活動為基本單位分別進行測度并加總計算的。企業(yè)應對包括直接研究開發(fā)活動和可以計入的間接研究開發(fā)活動所發(fā)生的費用進行歸集,并填寫附件2《高新技術企業(yè)認定申請書》中的“企業(yè)年度研究開發(fā)費用結構明細表”。
企業(yè)應按照“企業(yè)年度研究開發(fā)費用結構明細表”設置高新技術企業(yè)認定專用研究開發(fā)費用輔助核算賬目,提供相關憑證及明細表,并按本《工作指引》要求進行核算。
5. 銷售收入
銷售收入為主營業(yè)務收入與其他業(yè)務收入之和。
主營業(yè)務收入與其他業(yè)務收入按照企業(yè)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的口徑計算。
企業(yè)創(chuàng)新能力主要從知識產權、科技成果轉化能力、研究開發(fā)組織管理水平、企業(yè)成長性等四項指標進行評價。各級指標均按整數(shù)打分,滿分為100分,綜合得分達到70分以上(不含70分)為符合認定要求。四項指標分值結構詳見下表:
序號 |
指 標 |
分值 |
1 |
知識產權 |
≤30 |
2 |
科技成果轉化能力 |
≤30 |
3 |
研究開發(fā)組織管理水平 |
≤20 |
4 |
企業(yè)成長性 |
≤20 |
1. 知識產權(≤30分)
由技術專家對企業(yè)申報的知識產權是否符合《認定辦法》和《工作指引》要求,進行定性與定量結合的評價。
序號 |
知識產權相關評價指標 |
分值 |
1 |
技術的先進程度 |
≤8 |
2 |
對主要產品(服務)在技術上發(fā)揮核心支持作用 |
≤8 |
3 |
知識產權數(shù)量 |
≤8 |
4 |
知識產權獲得方式 |
≤6 |
5 |
(作為參考條件,最多加2分) 企業(yè)參與編制國家標準、行業(yè)標準、檢測方法、技術規(guī)范的情況 |
≤2 |
{placeholder tag=span i=1107}
{placeholder tag=p i=255} {placeholder tag=span i=1108}{placeholder tag=span i=1109}({placeholder tag=span i=1110}1{placeholder tag=span i=1111})技術的先進程度{placeholder tag=span i=1112} {placeholder tag=p i=256} {placeholder tag=span i=1113}{placeholder tag=span i=1114} A. {placeholder tag=span i=1115}高 ({placeholder tag=span i=1116}7-8{placeholder tag=span i=1117}分) {placeholder tag=span i=1118}B. {placeholder tag=span i=1119}較高({placeholder tag=span i=1120}5-6{placeholder tag=span i=1121}分){placeholder tag=span i=1122} {placeholder tag=p i=257} {placeholder tag=span i=1123}{placeholder tag=span i=1124} C. {placeholder tag=span i=1125}一般({placeholder tag=span i=1126}3-4{placeholder tag=span i=1127}分) {placeholder tag=span i=1128}D. {placeholder tag=span i=1129}較低({placeholder tag=span i=1130}1-2{placeholder tag=span i=1131}分) {placeholder tag=span i=1132} {placeholder tag=p i=258} {placeholder tag=span i=1133}{placeholder tag=span i=1134} E. {placeholder tag=span i=1135}無 ({placeholder tag=span i=1136}0{placeholder tag=span i=1137}分){placeholder tag=span i=1138} {placeholder tag=p i=259} {placeholder tag=span i=1139}{placeholder tag=span i=1140}({placeholder tag=span i=1141}2{placeholder tag=span i=1142})對主要產品(服務)在技術上發(fā)揮核心支持作用{placeholder tag=span i=1143} {placeholder tag=p i=260} {placeholder tag=span i=1144}{placeholder tag=span i=1145} A. {placeholder tag=span i=1146}強 ({placeholder tag=span i=1147}7-8{placeholder tag=span i=1148}分) {placeholder tag=span i=1149}B. {placeholder tag=span i=1150}較強({placeholder tag=span i=1151}5-6{placeholder tag=span i=1152}分){placeholder tag=span i=1153} {placeholder tag=p i=261} {placeholder tag=span i=1154}{placeholder tag=span i=1155} C. {placeholder tag=span i=1156}一般({placeholder tag=span i=1157}3-4{placeholder tag=span i=1158}分) {placeholder tag=span i=1159}D. {placeholder tag=span i=1160}較弱({placeholder tag=span i=1161}1-2{placeholder tag=span i=1162}分) {placeholder tag=span i=1163} {placeholder tag=p i=262} {placeholder tag=span i=1164}{placeholder tag=span i=1165} E. {placeholder tag=span i=1166}無 ({placeholder tag=span i=1167}0{placeholder tag=span i=1168}分) {placeholder tag=span i=1169} {placeholder tag=p i=263} {placeholder tag=span i=1170}{placeholder tag=span i=1171}({placeholder tag=span i=1172}3{placeholder tag=span i=1173})知識產權數(shù)量{placeholder tag=span i=1174} {placeholder tag=p i=264} {placeholder tag=span i=1175}{placeholder tag=span i=1176} A. 1{placeholder tag=span i=1177}項及以上 (Ⅰ類)({placeholder tag=span i=1178}7-8{placeholder tag=span i=1179}分){placeholder tag=span i=1180} {placeholder tag=p i=265} {placeholder tag=span i=1181}{placeholder tag=span i=1182} B. 5{placeholder tag=span i=1183}項及以上 (Ⅱ類)({placeholder tag=span i=1184}5-6{placeholder tag=span i=1185}分) {placeholder tag=span i=1186} {placeholder tag=p i=266} {placeholder tag=span i=1187}{placeholder tag=span i=1188} C. 3{placeholder tag=span i=1189}~{placeholder tag=span i=1190}4{placeholder tag=span i=1191}項 (Ⅱ類)({placeholder tag=span i=1192}3-4{placeholder tag=span i=1193}分) {placeholder tag=span i=1194} {placeholder tag=p i=267} {placeholder tag=span i=1195}{placeholder tag=span i=1196} D. 1{placeholder tag=span i=1197}~{placeholder tag=span i=1198}2{placeholder tag=span i=1199}項 (Ⅱ類)({placeholder tag=span i=1200}1-2{placeholder tag=span i=1201}分){placeholder tag=span i=1202} {placeholder tag=p i=268} {placeholder tag=span i=1203}{placeholder tag=span i=1204} E. 0{placeholder tag=span i=1205}項 ({placeholder tag=span i=1206}0{placeholder tag=span i=1207}分){placeholder tag=span i=1208} {placeholder tag=p i=269} {placeholder tag=span i=1209}{placeholder tag=span i=1210}({placeholder tag=span i=1211}4{placeholder tag=span i=1212})知識產權獲得方式{placeholder tag=span i=1213} {placeholder tag=span i=1214} {placeholder tag=p i=270} {placeholder tag=span i=1215}{placeholder tag=span i=1216} A. {placeholder tag=span i=1217}有自主研發(fā) ({placeholder tag=span i=1218}1-6{placeholder tag=span i=1219}分) {placeholder tag=span i=1220} {placeholder tag=p i=271} {placeholder tag=span i=1221}{placeholder tag=span i=1222} B. {placeholder tag=span i=1223}僅有受讓、受贈和并購等({placeholder tag=span i=1224}1-3{placeholder tag=span i=1225}分){placeholder tag=span i=1226} {placeholder tag=p i=272} {placeholder tag=span i=1227}{placeholder tag=span i=1228}({placeholder tag=span i=1229}5{placeholder tag=span i=1230})企業(yè)參與編制國家標準、行業(yè)標準、檢測方法、技術規(guī)范的情況(此項為加分項,加分后“知識產權”總分不超過{placeholder tag=span i=1231}30{placeholder tag=span i=1232}分。相關標準、方法和規(guī)范須經(jīng)國家有關部門認證認可。{placeholder tag=span i=1233}){placeholder tag=span i=1234} {placeholder tag=p i=273} {placeholder tag=span i=1235}{placeholder tag=span i=1236} A. {placeholder tag=span i=1237}是 ({placeholder tag=span i=1238}1-2{placeholder tag=span i=1239}分) {placeholder tag=span i=1240} {placeholder tag=p i=274} {placeholder tag=span i=1241}{placeholder tag=span i=1242} B. {placeholder tag=span i=1243}否 ({placeholder tag=span i=1244}0{placeholder tag=span i=1245}分){placeholder tag=span i=1246} {placeholder tag=p i=275} {placeholder tag=span i=1247}{placeholder tag=span i=1248}2. {placeholder tag=span i=1249}科技成果轉化能力(≤{placeholder tag=span i=1250}30{placeholder tag=span i=1251}分){placeholder tag=span i=1252} {placeholder tag=p i=276} {placeholder tag=span i=1253}{placeholder tag=span i=1254}依照《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科技成果是指通過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fā)所產生的具有實用價值的成果(專利、版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等)。科技成果轉化是指為提高生產力水平而對科技成果進行的后續(xù)試驗、開發(fā)、應用、推廣直至形成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發(fā)展新產業(yè)等活動。{placeholder tag=span i=1255} {placeholder tag=p i=277} {placeholder tag=span i=1256}{placeholder tag=span i=1257}科技成果轉化形式包括:自行投資實施轉化;向他人轉讓該技術成果;許可他人使用該科技成果;以該科技成果作為合作條件,與他人共同實施轉化;以該科技成果作價投資、折算股份或者出資比例;以及其他協(xié)商確定的方式。{placeholder tag=span i=1258} {placeholder tag=p i=278} {placeholder tag=span i=1259}{placeholder tag=span i=1260}由技術專家根據(jù)企業(yè)科技成果轉化總體情況和近{placeholder tag=span i=1261}3{placeholder tag=span i=1262}年內科技成果轉化的年平均數(shù)進行綜合評價。同一科技成果分別在國內外轉化的,或轉化為多個產品、服務、工藝、樣品、樣機等的,只計為一項。{placeholder tag=span i=1263} {placeholder tag=p i=279} {placeholder tag=span i=1264}{placeholder tag=span i=1265} A. {placeholder tag=span i=1266}轉化能力強, ≥{placeholder tag=span i=1267}5{placeholder tag=span i=1268}項 ({placeholder tag=span i=1269}25-30{placeholder tag=span i=1270}分) {placeholder tag=span i=1271} {placeholder tag=p i=280} {placeholder tag=span i=1272}{placeholder tag=span i=1273} B. {placeholder tag=span i=1274}轉化能力較強,≥{placeholder tag=span i=1275}4{placeholder tag=span i=1276}項 ({placeholder tag=span i=1277}19-24{placeholder tag=span i=1278}分){placeholder tag=span i=1279} {placeholder tag=p i=281} {placeholder tag=span i=1280}{placeholder tag=span i=1281} C. {placeholder tag=span i=1282}轉化能力一般,≥{placeholder tag=span i=1283}3{placeholder tag=span i=1284}項 ({placeholder tag=span i=1285}13-18{placeholder tag=span i=1286}分) {placeholder tag=span i=1287} {placeholder tag=p i=282} {placeholder tag=span i=1288} D.{placeholder tag=span i=1289} {placeholder tag=span i=1290}{placeholder tag=span i=1291}轉化能力較弱,{placeholder tag=span i=1292}≥{placeholder tag=span i=1293}2{placeholder tag=span i=1294}項 ({placeholder tag=span i=1295}7-12{placeholder tag=span i=1296}分){placeholder tag=span i=1297} {placeholder tag=p i=283} {placeholder tag=span i=1298}{placeholder tag=span i=1299} E. {placeholder tag=span i=1300}轉化能力弱, ≥{placeholder tag=span i=1301}1{placeholder tag=span i=1302}項 ({placeholder tag=span i=1303}1-6{placeholder tag=span i=1304}分){placeholder tag=span i=1305} {placeholder tag=p i=284} {placeholder tag=span i=1306}{placeholder tag=span i=1307} F. {placeholder tag=span i=1308}轉化能力無, {placeholder tag=span i=1309}0{placeholder tag=span i=1310}項 ({placeholder tag=span i=1311}0{placeholder tag=span i=1312}分){placeholder tag=span i=1313} {placeholder tag=p i=285} {placeholder tag=span i=1314}{placeholder tag=span i=1315}3. {placeholder tag=span i=1316}研究開發(fā)組織管理水平(≤{placeholder tag=span i=1317}20{placeholder tag=span i=1318}分){placeholder tag=span i=1319} {placeholder tag=p i=286} {placeholder tag=span i=1320}{placeholder tag=span i=1321}由技術專家根據(jù)企業(yè)研究開發(fā)與技術創(chuàng)新組織管理的總體情況,結合以下幾項評價,進行綜合打分。{placeholder tag=span i=1322} {placeholder tag=p i=287} {placeholder tag=span i=1323}{placeholder tag=span i=1324}({placeholder tag=span i=1325}1{placeholder tag=span i=1326})制定了企業(yè)研究開發(fā)的組織管理制度,建立了研發(fā)投入核算體系,編制了研發(fā)費用輔助賬;(≤{placeholder tag=span i=1327}6{placeholder tag=span i=1328}分){placeholder tag=span i=1329} {placeholder tag=p i=288} {placeholder tag=span i=1330}{placeholder tag=span i=1331}({placeholder tag=span i=1332}2{placeholder tag=span i=1333})設立了內部科學技術研究開發(fā)機構并具備相應的科研條件,與國內外研究開發(fā)機構開展多種形式產學研合作;(≤{placeholder tag=span i=1334}6{placeholder tag=span i=1335}分){placeholder tag=span i=1336} {placeholder tag=p i=289} {placeholder tag=span i=1337}{placeholder tag=span i=1338}({placeholder tag=span i=1339}3{placeholder tag=span i=1340})建立了科技成果轉化的組織實施與激勵獎勵制度,建立開放式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平臺;(≤{placeholder tag=span i=1341}4{placeholder tag=span i=1342}分){placeholder tag=span i=1343} {placeholder tag=p i=290} {placeholder tag=span i=1344}{placeholder tag=span i=1345}({placeholder tag=span i=1346}4{placeholder tag=span i=1347})建立了科技人員的培養(yǎng)進修、職工技能培訓、優(yōu)秀人才引進,以及人才績效評價獎勵制度。(≤{placeholder tag=span i=1348}4{placeholder tag=span i=1349}分){placeholder tag=span i=1350} {placeholder tag=p i=291} {placeholder tag=span i=1351}{placeholder tag=span i=1352}4. {placeholder tag=span i=1353}企業(yè)成長性(≤{placeholder tag=span i=1354}20{placeholder tag=span i=1355}分){placeholder tag=span i=1356} {placeholder tag=p i=292} {placeholder tag=span i=1357}{placeholder tag=span i=1358}由財務專家選取企業(yè)凈資產增長率、銷售收入增長率等指標對企業(yè)成長性進行評價。企業(yè)實際經(jīng)營期不滿三年的按實際經(jīng)營時間計算。計算方法如下:{placeholder tag=span i=1359} {placeholder tag=p i=293} {placeholder tag=span i=1360}{placeholder tag=span i=1361}({placeholder tag=span i=1362}1{placeholder tag=span i=1363})凈資產增長率{placeholder tag=span i=1364} {placeholder tag=p i=294} {placeholder tag=span i=1365}{placeholder tag=span i=1366}凈資產增長率={placeholder tag=span i=1367}1/2{placeholder tag=img i=59}{placeholder tag=span i=1368}{placeholder tag=span i=1369}(第二年末凈資產{placeholder tag=span i=1370}÷第一年末凈資產+第三年末凈資產÷第二年末凈資產)-{placeholder tag=span i=1371}1{placeholder tag=span i=1372} {placeholder tag=p i=295} {placeholder tag=span i=1373}{placeholder tag=span i=1374}凈資產{placeholder tag=span i=1375} = {placeholder tag=span i=1376}資產總額 - 負債總額{placeholder tag=span i=1377} {placeholder tag=p i=296} {placeholder tag=span i=1378}{placeholder tag=span i=1379}資產總額、負債總額應以具有資質的中介機構鑒證的企業(yè)會計報表期末數(shù)為準。{placeholder tag=span i=1380} {placeholder tag=p i=297} {placeholder tag=span i=1381}{placeholder tag=span i=1382}({placeholder tag=span i=1383}2{placeholder tag=span i=1384})銷售收入增長率{placeholder tag=span i=1385} {placeholder tag=p i=298} {placeholder tag=span i=1386}{placeholder tag=span i=1387}銷售收入增長率={placeholder tag=span i=1388}1/2{placeholder tag=img i=60}{placeholder tag=span i=1389}{placeholder tag=span i=1390}(第二年銷售收入{placeholder tag=span i=1391}÷第一年銷售收入+第三年銷售收入÷第二年銷售收入)-{placeholder tag=span i=1392}1{placeholder tag=span i=1393} {placeholder tag=p i=299} {placeholder tag=span i=1394}{placeholder tag=span i=1395}企業(yè)凈資產增長率或銷售收入增長率為負的,按{placeholder tag=span i=1396}0{placeholder tag=span i=1397}分計算。第一年末凈資產或銷售收入為{placeholder tag=span i=1398}0{placeholder tag=span i=1399}的,按后兩年計算;第二年末凈資產或銷售收入為{placeholder tag=span i=1400}0{placeholder tag=span i=1401}的,按{placeholder tag=span i=1402}0{placeholder tag=span i=1403}分計算。{placeholder tag=span i=1404} {placeholder tag=p i=300} {placeholder tag=span i=1405}{placeholder tag=span i=1406}以上兩個指標分別對照下表評價檔次({placeholder tag=span i=1407}ABCDEF{placeholder tag=span i=1408})得出分值,兩項得分相加計算出企業(yè)成長性指標綜合得分。{placeholder tag=span i=1409} {placeholder tag=div i=56} {placeholder tag=table i=1741}